劳动合同未送达本人,视为未签订劳动合同吗
杭州上城刑事律师
2025-04-09
法律分析:
(1)判断劳动合同是否签订,重点是双方是否就主要条款达成一致并签字或盖章,而非合同是否送达本人。即便合同未送达,只要满足前述条件,合同即成立。
(2)合同签订却未送达劳动者,会对其权益产生影响,如劳动者不能及时了解自身权利和义务。
(3)面对合同未送达情况,劳动者可要求用人单位提供合同文本。
(4)若用人单位拒绝提供,劳动者可向劳动行政部门反映,劳动行政部门会责令其改正;若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用人单位需承担赔偿责任。
提醒:
劳动者要及时关注合同送达情况,若权益受损应及时维权;不同劳动纠纷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以获取精准分析。✫✫✫✫✫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劳动合同未送达本人通常不认定为未签订劳动合同。判定双方是否签订合同,重点是双方是否就主要条款达成一致且完成签字或盖章,只要协商一致并签字盖章,合同便成立。
不过,合同签订却未送达劳动者,会影响其权益,劳动者无法及时了解自身权利义务。
对此有如下解决措施和建议:
1.劳动者可要求用人单位提供合同文本。
2.若用人单位拒绝,劳动者可向劳动行政部门反映,由该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改正。
3.若因未送达合同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用人单位需承担赔偿责任。✫✫✫✫✫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结论:
劳动合同未送达本人,通常不认定为未签订,合同成立关键是双方就主要条款达成合意且签字或盖章,未送达劳动者权益受损有相应解决办法。
法律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规定,判断劳动合同是否签订,核心在于双方是否就合同主要条款达成一致意见且完成签字或盖章,只要满足这些条件,合同就成立,所以未送达本人一般不视为未签订。然而合同未送达劳动者,会使劳动者不能及时了解自身权利义务,影响其权益。若遇到这种情况,劳动者可要求用人单位提供合同文本。若用人单位拒绝,劳动者可向劳动行政部门反映,劳动行政部门会责令其改正;若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用人单位要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您在劳动合同方面有任何疑问或遇到类似问题,欢迎向我或专业法律人士咨询,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一)判断双方是否签订劳动合同,重点看是否就合同主要条款达成一致且完成签字或盖章,而非合同是否送达本人。
(二)合同签订却未送达,劳动者无法及时了解自身权利义务,此时劳动者可要求用人单位提供合同文本。
(三)若用人单位拒绝提供,劳动者可向劳动行政部门反映,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改正;若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用人单位要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1.劳动合同没送达本人,通常不算未签合同。判断是否签订,重点是双方就主要条款达成一致且签字或盖章,只要协商一致并签字盖章,合同就成立。
2.合同签了却没送达,劳动者权益或受影响,如无法及时了解自身权利义务。劳动者可要求单位提供合同,若单位拒绝,可向劳动行政部门反映,责令改正,造成损害的,单位要担责。
(1)判断劳动合同是否签订,重点是双方是否就主要条款达成一致并签字或盖章,而非合同是否送达本人。即便合同未送达,只要满足前述条件,合同即成立。
(2)合同签订却未送达劳动者,会对其权益产生影响,如劳动者不能及时了解自身权利和义务。
(3)面对合同未送达情况,劳动者可要求用人单位提供合同文本。
(4)若用人单位拒绝提供,劳动者可向劳动行政部门反映,劳动行政部门会责令其改正;若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用人单位需承担赔偿责任。
提醒:
劳动者要及时关注合同送达情况,若权益受损应及时维权;不同劳动纠纷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以获取精准分析。✫✫✫✫✫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劳动合同未送达本人通常不认定为未签订劳动合同。判定双方是否签订合同,重点是双方是否就主要条款达成一致且完成签字或盖章,只要协商一致并签字盖章,合同便成立。
不过,合同签订却未送达劳动者,会影响其权益,劳动者无法及时了解自身权利义务。
对此有如下解决措施和建议:
1.劳动者可要求用人单位提供合同文本。
2.若用人单位拒绝,劳动者可向劳动行政部门反映,由该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改正。
3.若因未送达合同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用人单位需承担赔偿责任。✫✫✫✫✫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结论:
劳动合同未送达本人,通常不认定为未签订,合同成立关键是双方就主要条款达成合意且签字或盖章,未送达劳动者权益受损有相应解决办法。
法律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规定,判断劳动合同是否签订,核心在于双方是否就合同主要条款达成一致意见且完成签字或盖章,只要满足这些条件,合同就成立,所以未送达本人一般不视为未签订。然而合同未送达劳动者,会使劳动者不能及时了解自身权利义务,影响其权益。若遇到这种情况,劳动者可要求用人单位提供合同文本。若用人单位拒绝,劳动者可向劳动行政部门反映,劳动行政部门会责令其改正;若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用人单位要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您在劳动合同方面有任何疑问或遇到类似问题,欢迎向我或专业法律人士咨询,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一)判断双方是否签订劳动合同,重点看是否就合同主要条款达成一致且完成签字或盖章,而非合同是否送达本人。
(二)合同签订却未送达,劳动者无法及时了解自身权利义务,此时劳动者可要求用人单位提供合同文本。
(三)若用人单位拒绝提供,劳动者可向劳动行政部门反映,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改正;若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用人单位要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1.劳动合同没送达本人,通常不算未签合同。判断是否签订,重点是双方就主要条款达成一致且签字或盖章,只要协商一致并签字盖章,合同就成立。
2.合同签了却没送达,劳动者权益或受影响,如无法及时了解自身权利义务。劳动者可要求单位提供合同,若单位拒绝,可向劳动行政部门反映,责令改正,造成损害的,单位要担责。
上一篇:劳务合同能不能做工伤认定
下一篇:暂无 了